文理故事——雏雁

日期:2019-09-18   |  来源:文明校园创建专题网站   |  浏览:23 次[ 字体:    ]

八十年代,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年代!对于当时的甘肃教育学院(现兰州文理学院),对于当时生活和学习在这座校园中的每一个人,都是如此。

 

那个年代,是科学的春天,是文学的春天,是爱情的春天,是开放的春天……那个年代的人们崇拜文学和科学,向往诗和远方……那个年代,人们读的是普希金和艾青;唱着《在希望的田野上》……就是在这样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,有6位怀揣着热情与梦想的年轻人,来到了地处兰州雁滩的甘肃教育学院(现兰州文理学院)。

张玉平至今还清晰的记得,自己第一次走进甘肃教育学院大门的那一年,那是1979年,在这里,他与薛霞,武立英,吕作仓,王锐军以及马银生相识并进入同班学习。6人中,年纪最小的17岁,年纪最大的27岁。当时,处于复办重建阶段的学校各方面硬件条件尚不完备,教室是平房,宿舍是平房,食堂是平房,但看似简单的平房里孕育的却是再多高楼大厦也盛不下的梦想。80年代初的雁滩地区在当时远离兰州市区,但也正是这样一处偏僻的所在,却孕育着一种世外桃源般的美感。校舍一侧紧邻滚滚的黄河,另一侧是翠绿的果园,无车水马龙之喧嚣,无灯红酒绿之诱惑。6位来自不同地区的年轻人,很快便因为共同的爱好——诗歌,走在了一起。他们以六君子自比,在黄河岸边,在苹果林中,一次又一次进行着关于诗歌创作的探讨与争论,在这一次次思想交流的火花中,他们的友谊逐渐加深,也正是在这一次次激烈的讨论和交流中,《雏雁》诞生了。

1981年毕业后,创办《雏雁》的“六君子”也飞向东西南北,飞向了现实生活的柴米油盐。当时的甘肃教育学院是一所师范性质的高校,主要的任务就是为甘肃各地州市培养教师。“六君子”毕业后也无一例外的走上了教学一线,成为了光荣的人民教师。虽然在甘肃教育学院的时光仅有短短两年,但他们的感情早已胜似兄弟姐妹。40年来,他们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,从最初几乎每周不断的书信往来,到如今的短信、微信。

《雏雁》在学校的最后一辑,便是要告别美丽的雁滩,告别难忘的校园生活,告别兄弟般同学的依依不舍,还有对未来的期望和祝福……

如今,近40年过去了,六君子中仍有很多人坚守在教育战线上。其中薛霞先在广河从教,后调任兰州七里河税务局。她也是六君子中唯一一位始终坚持文学创作并最终有所成就的人。她创作的小说集《女之耽兮》和纪实文学《西域秘史》先后出版发行。马银生始终与教育工作结缘,他担任过天水师范学校校长,2016年任天水人大教科文卫主任;王锐军毕业后一直耕耘在教学第一线,从未离开过高中语文教学,现任礼县实验中学副校长,桃李满天下;张玉平现在西安长庆油田工会工作,手中的笔没有停息,著书立说,获奖颇多。吕作仓供职于榆中,毕业后,正是他将《雏雁》的部分刊物带回了家中,收藏于老家大山深处的窑洞里,这一藏,就是近40年的光阴;武立英毕业后同样坚守在教育一线多年,于2017年不幸病逝。

40年的光阴流转,“六君子”品尝了生活的苦辣酸甜;他们有彷徨,有沉闷,有迷茫,也有振作,有警醒,有自励。当初那本薄薄的《雏雁》承载着6位年轻人全部的热情与梦想,近40年过去了,雏雁虽然没能变成雄鹰搏击长空,但每一只雏雁都在自己的一片天地里,始终鼓动着翅膀努力飞翔。他们无愧于青春,无愧于梦想,无愧于母校的培养和自己的努力。这段宝贵的经历,不论是对于雁苑还是雁苑的每一个孩子,都绝不是弹指一挥就能过去。每一只从这里起飞的雏雁,都带着母校的气质和烙印,不论时代如何发展,不论生活如何在改变,来自雁苑的雏雁们始终不曾改变的,是心底的善良,本性的单纯和不泯的激情。


创建动态